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为何胰岛素笔垂直进针,而醋酸戈舍瑞林不行

皮下注射

展开全部 【提问】 2113【回 答】学员king008383,您好!您的问题答复如 5261下:皮 下注射;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 4102常用注射部位为 1653上臂及股外侧。 肌肉注射: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 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疗。 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在进行肌内注射之前要做相关的准备工作。 包括注射部分的定位和相关药品、器材的准备。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静脉注射:把血液、药液、营养液等液体物质直接注射到静脉中。 常用的有肘窝的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或手背、足背、踝部等处浅静脉。

次の

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有什么区别呢?_百度知道

皮下注射

2019-09-29 21:23 来源: 原标题: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来源丨介入放射学杂志 鸣谢丨医脉通指南,知护圈 作者:中国静脉介入联盟、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外周血管介入专业委员会 说明丨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 ,VTE ) 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第2 版)》[1 ]和国内外相关指南或证据总结中均指出,抗凝治疗是VTE 防治基础[2- 8 ]。 目前临床上可供皮下注射的抗凝剂包括低分子肝素类、磺达肝癸钠。 低分子肝素是应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3- 9 ]。 磺达肝癸钠是一种新型抗血栓药物,是间接Xa 因子抑制剂。 临床护理实践中,抗凝剂皮下注射易导致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同时伴有局部疼痛,降低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国内外抗凝剂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皮下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大多与技术操作有关,但在操作流程和注射技术等细节上至今仍存在很多争议[10-16 ]。 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和近年临床实践,结合检索现有文献及相关meta 分析,组织本领域护理专家通过多次会议研讨,反复修改,制订出《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旨在为实现抗凝剂安全注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1 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 临床常用皮下注射抗凝剂剂型、名称、制剂性状和规格等,见表1。 2 注射工具选择 抗凝剂注射针头越长,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越大[17-22 ]。 除预灌式注射器外,选择注射工具需根据个体体型、生理特点和抗凝剂剂型。 对于儿童和消瘦患者,尽可能选择短型针头,捏皮注射时严格把握进针角度和深度,以降低肌内注射风险。 目前,预灌式抗凝剂均为带注射针产品,针头长度和外径较普通1 mL 注射器短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不同预灌式抗凝剂之间针头规格参数差别不大。 3 适应症和禁忌症 3. 4 知情同意 向患方介绍抗凝治疗,告知抗凝剂皮下注射适应证、禁忌证。 其它罕见不良反应: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可逆性高钾血症等。 其中,不同部位出血、注射部位荨麻疹、水肿及疼痛较为常见。 告知患者及家属抗凝治疗的潜在风险、对策和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充分理解和尊重患方知情选择,知情同意后签署《抗凝治疗知情同意书》。 5 操作流程和步骤 5. 腹壁是国内外公认的皮下注射首选部位——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厚,可降低药液外渗风险;所含神经纤维较少,痛感相对较轻;注射面积大、药物吸收快、不受运动影响;易被患者接受,便于操作。 此处皮下组织较厚,痛觉敏感度较低,远离大血管和神经,相对大腿其它部位较为安全。 此处皮下组织较厚,与上臂其它部位相比,发生肌内注射风险较低。 不同注射部位药液吸收速度不同,依次为腹部>上臂 >大腿 >臀部。 儿童患者因腹部区域皮下组织层较薄,注射部位最好选择臀部或大腿[21-22 ,28-30 ]。 有研究报道,妊娠28 周后至临产前48 h 抗凝治疗期间,为了最大程度减少患者对注射部位的疑惑和顾虑,保障母婴安全,通过脐部作一水平线,经彩色超声诊断仪(以下简称B 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 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直径后予以左右腹部轮换注射是安全、可行的[31 ]。 推荐意见1 : 对非妊娠期成年患者,无论单次注射或长期注射,抗凝剂注射部位优选腹壁。 腹壁注射部位是,上起自左右肋缘下 l cm ,下至耻骨联合上1 cm ,左右至脐周10 cm ,避开脐周2 cm 以内。 推荐意见2 : 特殊人群注射部位选择,如对儿童患者,适宜选择臀部或大腿;对妊娠晚期(妊娠 28 周至临产前48 h )患者选择腹壁注射时,经B 超测定双侧前上侧腹部、前下侧腹部、中上侧腹部、中下侧腹部8 个区域皮下组织厚薄程度,在确定皮下组织厚度大于注射针头直径后,予以左右腹部轮换注射。 2 注射体位 腹壁注射——临床常见体位为平卧位、坐位、屈膝仰卧位。 平卧位时,双腿呈伸直状态,因此腹肌紧张,腹壁皮肤张力大,皮肤皱褶不易提捏或捏起较薄[ 20 ,28 ];坐位时,针尖不易固定、药物积聚不易扩散,易导致局部疼痛和皮下出血。 体位选择应确保注射局部皮肤松弛,易于捏起形成皱褶,使 药液直接注入皮下组织内,最大限度减轻疼痛和皮下出血。 推荐意见3 : 腹壁注射时,患者宜取屈膝仰卧位,嘱患者放松腹部。 上臂外侧注射——临床常见体位为平卧位、坐位。 患者配合程度常与年龄、疾病状态和受教育程度相关。 操作前应考虑衣袖松紧度和厚度等影响注射部位暴露的因素。 推荐意见4 : 上臂外侧注射患者宜取平卧位或坐位。 3 注射部位轮换 有规律地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2 次注射点间距2 cm 以上,可以明显降低注射局部药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出血及注射部位疼痛等不适症状[20 ,28-30 ,33-39 ]。 轮换方法主要分为不同注射部位间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区域内轮换。 不同部位间轮换方法:将腹部分为4 个区域,每侧上臂、大腿、臀部各为1 个区域,每次注射一个区域,并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注射区域[28 ,33 ]。 同一注射部位内轮换方法:表盘式轮换(以肚脐为中心按表盘式将腹部分为12 个象限,周一至周日每日规律轮换注射部位[34-35] )和十字分时分区(以肚脐为中点作十字线,将腹部分成4 个象限,逐日交替选择左腹部或右腹部,再根据注射时间上午或下午选择上腹部或下腹部[36-39 ])。 近年来,抗凝剂腹部皮下注射定位卡已在逐步推广应用[30 ]。 此卡中间大孔为禁止注射区域,其余小孔按数字自小至大依次选择,每次注射去掉一个小孔,能有效保证2 次注射点间隔2 cm 以上,并有规律进行轮换(图1 )。 推荐意见5 : 非妊娠期成年患者需长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推荐注射前使用腹壁定位卡定位。 4 注射前是否排气 抗凝剂注射前排气易致针尖药液残留,由于其特有的药理作用,有诱发并加重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可能。 目前,临床上常用抗凝剂多为预灌式注射剂型,针筒内预留 0. 1 mL 空气,可在注射完毕刚好填充于注射器乳头和针梗内,使得针筒和针梗内无药液残留,既保证剂量准确,又避免针尖上附着药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减少局部瘀斑、硬结发生[12-17 ,28 ,30 ,40-43 ]。 推荐意见6 :推荐采用预灌式抗凝针剂,该针剂注射前不排气,针尖朝下,将针筒内空气轻弹至药液上方。 5 注射角度 成人皮下组织厚度可因性别、身体部位和体重指数不同有很大差异[18 ,28 ,44 ]。 中国人群皮肤与皮下脂肪厚度情况与其它国家类似,皮肤平均厚度:上臂1. 91 mm ,腹壁2. 47 mm ;皮下脂肪平均厚度:上臂7. 23 mm ,腹壁12. 14 mm [28 ]。 因此,无论是上臂还是腹壁注射,均建议提捏皮肤穿刺。 临床操作中发现,针头呈锐角斜刺,针尖斜面透过真皮层距离较长,无形中扩大损伤区域而增加疼痛,且深度和角度不易掌握;斜刺法内外注射点位置不一,容易导致不易察觉的注射部位深部出血,发现时常出现局部瘀斑、硬结。 垂直皱褶注射法:捏起注射部位,可使皮下细小血管松弛弯曲,不易受到破坏;局部皮下间隙增大,有利于与肌肉层分开,使药物完全进入深层皮下组织,有利于药物吸收,同时可防止针头刺入肌层引起疼痛和出血;易于把握进针深度,缩短进针行程,减少对腹壁皮下组织损伤;易于固定针头位置,防止针头移位;组织内外穿刺点在同一垂直线上,按压皮肤表面穿刺点的同时能够对深部组织穿刺路径起到压迫作用[12-17 ,28 ,30 ,40-43 ]。 推荐意见7 :左手拇指、示指相距5 ~6 cm ,提捏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持注射器以执笔姿势,于皱褶最高点垂直穿刺进针。 6 注射前是否抽回血 皮下组织由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结构疏松,少有毛细血管。 临床操作时左手全程提捏皮肤,右手垂直进针,很难抽回血,如勉强换手操作,容易导致针尖移位,加重组织损伤[ 28 ,30 ,40-43 ]。 推荐意见8 :注射前不抽回血。 7 注射速度与拔针 延长皮下注射持续时间可促进药物吸收,减少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的发生[15-20 ,26-27 ,32 ,45-61 ],但注射速度过慢则增加护理工作量,同时也增加患者的疼痛和焦虑。 国内现有文献及相关meta 分析[20 ,30 ,50-52 ]建议,注射过程中采用推注时间为10 s ,然后停留10 s 的方法,可明显减少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面积。 推荐意见9 :持续匀速注射 10 s ,注射后停留10 s ,再快速拔针。 8 注射后是否按压 传统皮下注射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片刻[26-27 ],但按压不当(时间过短、时间过长、用力较大等)均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14-20 ,62-63 ]。 预灌式注射剂针头较普通1 mL 注射器短、细,创伤小,通过预留空气封堵注射器乳头,在防止针芯药液浪费的同时,可避免组织内药液溢出和拔针时残余药液渗入皮下。 有研究报道,按压3 ~5 min 能明显降低穿刺部位出血风险[20 ,30 ,35]。 另有文献报道,长时间(>10min )按压后出血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护士对过长时间按压难以贯彻执行,临床上常指导患者或家属自己按压,然而由于按压力度、时间很难掌握,易造成相反结果[19-22 ,47 ]。 推荐意见10 :拔针后无需按压。 如有穿刺处出血或渗液,以穿刺点为中心,垂直向下按压 3 ~5 min。 9 注射后是否热敷、理疗 注射后瘀斑发生与药物注入肌肉层直接相关,为了避免其发生,必须在注射时提起局部皮肤,使之形成一皱褶,且在注射全程中保持皮肤皱褶,针头必须垂直进入皮下组织,避免进入肌肉层[10-20 ,28 ,30 ]。 同时为避免皮下出血或硬结,注射后禁忌热敷、理疗或用力在注射处按揉。 推荐意见11 :注射后注射处禁忌热敷、理疗。 6 整合实践 6. 1 身份识别 携用物至患者床边,核对身份,解释操作流程并取得配合。 存在肝素类过敏、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 HIT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活动性出血、前置胎盘等产前产后大出血风险、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禁用抗凝剂。 若预灌式注射剂为 2 只装,分离时注意从边角处分离并揭开泡罩,严禁用力掰扯。 7 抗凝剂皮下注射相关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7. 临床表现为:瘀点(<2 mm )、紫癜(3 ~5 mm )、瘀斑(>5mm )、血肿(深部出血伴或不伴有皮肤隆起)[27]。 硫酸镁湿敷贴主要利用其高渗透压平衡原理,能缓解组织损伤后的反应[64 ];水胶体敷料通过减轻肿胀和疼痛,防止组织坏死而发挥作用[65-66 ];云南白药贴及气雾剂能有效减少出血和抑制炎性物质释放[67-70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防止浅表血栓形成,阻止局部炎症发展并加速皮下出血吸收[64 ]。 对于儿童患者,尤其是有过注射经历的患儿,注射疼痛感和针头尖锐部分带来的视觉感均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陪同家长人数多也会增加患儿的恐惧感。 4 过敏反应 过敏源可为肝素类制剂或预灌式注射器中的橡胶组件。 局部过敏症状主要有皮疹,并伴有瘙痒、麻木感[ 71-72 ]。 全身性过敏症状较为罕见,低分子肝素的全身反应主要为HIT [73-74 ]。 根据断针外露程度,分为断端部分显露于皮肤、断端与皮肤相平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下 [77-78]。 8 结语 本共识基于文献及相关 meta 分析文章,结合临床实践,从多方面、多角度诠释了抗凝剂皮下注射规范的技术操作流程,在若干细节上达成共识,形成多条推荐意见。 希望本共识能够成为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依据,保障患者安全,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最终使广大抗凝剂皮下注射治疗患者获益。 [参与本共识编写的专家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曹宏霞(唐山市工人医院)、陈秀梅(广东省人民医院)、范本芳(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冯英璞(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高金玲(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高 岚(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葛静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顾建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顾 露(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郭淑芸(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荆 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李海燕(上海长海医院)、李晓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李 燕(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李正静(江苏省肿瘤医院)、廖少琴(珠海市人民医院)、林 丛(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0 医院)、刘佩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陆海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莫 伟(湖南省人民医院)、齐加新(山东省立医院)、曲福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宋汉歌(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文玲(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孙 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宋志君(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闻利红(北京肿瘤医院)、夏 冰(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肖丽艳(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邢秀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徐 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秀芳(介入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尤国美(浙江省肿瘤医院)、张慧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张 俭(解放军第960 医院)、张 杰(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晶晶(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张 勤(扬州大学附属苏北医院)、张永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 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郑玉婷(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周 静(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朱翠芳(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医院)。 执笔:李 燕、莫 伟、葛静萍] 致谢: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护理部主任陈玉红、天津市肿瘤医院护理部主任强万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护理部主任卢根娣给予的无私帮助和指导。 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转载仅作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次の

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也叫打小针,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肌肉注射的是临床治疗疾病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之一。 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皮下注射 传统皮下注射法:左手绷紧皮肤,针头与皮肤呈30度~40度角,不宜超过45度角,以免刺入肌层。 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主要用于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皮内注射皮内注射的用途皮内注射一般选用1ml注射器和4. 5~5号针头。 皮内注射主要用于药物的皮试,局部麻醉的先驱用药和疫苗的注射。 皮内注射的部位:1.皮肤试验取前臂内侧下段。 因该处皮肤较薄,皮色较淡,易于注射和辨认。 2.预防接种常选用三角肌下缘部位注射。

次の